巖幫興個子不高,黑黑瘦瘦,剛開始交流時他還有些害羞,看不出來是一名鄉村老師。
在新廠鎮說起巖幫興,很多人都認識,他是代格拉村代課30多年的老師,也是西盟縣代課時間最長的老師。
“我是代課老師,談不上退休,如果學校需要我,我哪兒都不想去。我就想留在學校,我喜歡站在講堂上給孩子們講課。以后不能教書了,我就給孩子們專門做飯吃!57歲的巖幫興說起自己的職業宛若在說自己少年時的夢想,而分明他代課已經30多年。
“現在政策好,我每個月領2600元工資,學校還幫我交五險一金。從前我在永廣村小學代課時,每個月工資就100元,還要自己找學生家長收,有時看看村民家窮,開不了口,工資也就沒有了。當時寨子里許多村民勸我,一個大男人,教書工資都沒有,還不如出去打工!睅r幫興回憶道。
“大女兒在普洱讀高中,二女兒在縣一中讀初中的時候,她倆每個月生活費加起來要2000多元,而我每月工資才1200元。工資發慢了,女兒們在學校就沒有飯吃……辛苦我老婆種地、養豬、采茶,加上國家教育補助,勉強支撐兩姐妹在學校的開支。2015年,大女兒考上云南民族大學后,每年學費和生活費近1萬元,我家就更難了,我每個月工資加老婆每年養豬收入1萬多元,采茶1萬多元,加上學校的助學貸款,娃娃的學費也才基本解決了。大女兒畢業原本可回鄉教書,女繼父業,但她選擇到新疆支教,那里的學生很喜歡她,她想留下來,我支持她的選擇。去年9月,二女兒考取上海體育學院,只供一個就更輕松些了。我常跟女兒說,我們農村人生活要節約,學習要進步。”巖幫興打開了話匣子。
隨著年齡的增大,2015年巖幫興被調整到學校后勤食堂,當時他難過了一夜,25年的感情不是說放就能放下的,但面對新教材新教學,他還是默默的退出了,只要還能在學校天天看著孩子們成長就行了。
“干一行愛一行,即使不教書,我也要為孩子們的健康負責,每天食堂消毒餐具,洗干凈蔬菜,做衛生的飯菜,慢慢覺得,不教書了,能繼續為孩子們服務也很有意義。”巖幫興說。
因疫情影響,現在學校還沒開學,巖幫興時常會到學校食堂,抹抹桌子,掃掃地,等待孩子們開學。
每當看著寨子里有的村民不支持孩子讀書時,巖幫興心里都會很難過,他說自己能力不夠,也許幫一下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。
葉花就是他一直正在幫的高中生,女孩學習成績很好,因葉花父母沒文化,不重視孩子讀書,葉花初中考在縣一中,剛讀了一年,就被她父母叫回去鎮上讀,初中畢業后,還讓葉花去外省打工賺錢。巖幫興聽說后,找到葉花父母說:“孩子成績這么好,以后她有文化,她的路會更好走,以后我來供她,考上大學也供。”
“在學校專心學習,沒錢吃飯時,打我電話,我會發紅包給你,在學校不比吃不比穿只比成績,你好好讀書,爺爺不需要回報。”巖幫興語重心長地對葉花說。
“爺爺放心,我記住你的話了,我會好好讀書的,您要注意身體。”葉花哽咽著說
有的人一輩子只堅持做一件事,巖幫興這輩子只想做好教書一件事。在祖國邊遠的小山村,巖幫興默默無聞地堅守著自己的初心,用又黑又瘦的身軀托起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夢,這是一名那么了不起的老師!
(西盟縣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 湯保鳳 文∕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