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2021年,我們盤活村集體閑置場地、固定資產和‘沉睡’資金,投資興建了640平方米的標準化腌制品工坊,并通過‘村集體+企業+農戶’的合作模式,向企業進行租賃,增加了集體經濟6萬元!敝姓n鎮中課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巖雷說。
“熱情似火”的辣椒、別具風味的苤菜根、軟糯筋道的牛皮,在對美食情有獨鐘的佤族人民手中“變幻融合”,形成了一道獨具風味的美食——佤味腌牛皮。西盟縣中課鎮中課村以“黨建+產業”作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突破口,集眾智,重新謀定發展思路,謀準佤味腌牛皮為“一村一品”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徑,吹起特色產業振興“春風”。
佤味牛皮在中課村經過多年生產實踐,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生產加工技術,獲得了市場認可,具有穩定的銷售渠道。2022年,中課村在佤味產業的帶動下,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至15萬元。
“現在牛皮工坊建起來,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,我每個月有3000元的收入,這好日子只會越來越好!敝姓n鎮中課村村民哎給說。
“佤味牛皮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,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,周邊市縣的客戶都很喜歡我們的產品,我們每個月銷售額在30萬元左右!蔽髅松须缰破饭し回撠熑岁慃惾A介紹。
西盟縣作為傳統農業縣,佤族風味食品加工對小米辣、大蒜、黃姜、苤菜根等蔬菜配料需求量大,蔬菜配料種植也逐步從農戶零星種植發展到規;N植。
“我家基地試種植9畝苤菜根,畝產到1500公斤,西盟升行腌制品工坊按每公斤6.5元的價格向我們收購,預計產值能突破萬元,今年我家還要繼續擴大種植規模,增加收入!痹谥姓n鎮中課村細節組蔬菜種植基地,村民楊平正帶領著工人采收苤菜根。
從“傳統食品”向“特色產業”加速轉型,從“單打獨斗”向“攜手共進”加速推進,西盟縣正通過“黨支部+合作社+村民”、“村集體+企業+農戶”等模式,多渠道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渠道,增加集體經濟收入。
“村里組建農特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,目的就是要把當地勞動力組織起來、發展本地的農產品種養殖,幫助引導村民就近就地就業!弊鳛橹姓n鎮中課村勤勞致富的巖雷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。
中課鎮將繼續依托農特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,通過建立與本村及周邊村群眾蔬菜配料產銷鏈接,帶動農戶發展蔬菜配料種植;依托佤味工坊、“以工代賑”蔬菜大棚種植項目、農特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銷鏈接,釋放就業“注活力”;依托農特產品直播帶貨“云展銷”活動,構建“黨支部+企業+合作社+村民+網絡”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帶動更多村民就業增收。(西盟縣融媒體中心 李毅 通信員 李思琪 文/圖)